雌雄同株山葡萄的发现,开创了中国山葡萄酒酿造的新纪元。

 

雌雄同株双性花山葡萄的发现者正是长白山葡萄酒厂(今长白山酒业集团)第一代园艺专家:张柯

 

园艺师张柯

 

20世纪50年代,长白山葡萄酒厂生产葡萄酒的原料都来自野生的山葡萄,产量一直不稳,造成这一原因的就是所有栽培的葡萄品种中,只有山葡萄是雌雄异株,是无法直接授粉的分割体。如何将山葡萄大规模栽培种植,达到山葡萄酒的产业化要求,是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

 

历史总是充满了必然性和包含着必然的偶然性。1956年,园艺师张柯和他的妻子刘邦秀来到了长白山葡萄酒厂,成为了当时酒厂里最有文化的人。

 

张柯解决了雌雄比例搭配问题后,又采取了扦插和嫁接技术,并发明了土电热育苗床和电热愈合箱技术,山葡萄的产量很快提高了54%,首批定植的山葡萄成活率达99%,平均成活率达到85%。但一亩地只能当半亩用,何况山葡萄的产量本来还不高。

 

园艺师张柯在传授园艺技术

 

因此,只有找到一株雌雄同株的山葡萄,才能选育出稳定、高产、优质的山葡萄栽植品种。从遗传变异的角度讲,它可能生长在长白山区的某一个角落里。

 

于是,一场长达十年的探索之旅开始了。

 

当时,张柯团队只有一个信念:广袤的长白山总会有那么一株雌雄同株的山葡萄在悄悄地生长着,等着我们去发现。

 

为了找到这株雌雄同株的山葡萄,从50年中期开始,张柯和他的园艺师团队,每年都要自带行李深入到长白山腹地几个月,像大海捞针那样,希望找到一株雌雄同株的山葡萄。

 

五六十年代的长白山,几乎全是原始森林,山高林密,经常有野兽出没。他们听过东北虎啸,与黑瞎子碰过面,被独行的野猪撵到树上过夜,但就是没有碰到过一株雌雄同株的山葡萄。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上天创造万物,很多时候还会用一种不寻常的方法带给人们指引,10年的艰苦跋涉后,一只活泼可爱的松鼠,将这些“寻宝人”领到了宝藏门前。

 

他们几乎走遍了长白山西坡的沟汊。也许上苍被这群执着的园艺匠人所感动。1965年的冬末春初,距离长白山葡萄酒厂100多公里外的一个叫马鹿沟的地方,张柯一行人疲惫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突然看到一只松鼠,嘴里叼着一块红色的东西出现在他们前面。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竟然尾随在松鼠后跑跑停停了二三里地,看着松鼠爬上了一棵茂密的松树,而与大树共生的,正是一簇茂盛的野生山葡萄。

 

“松鼠没有抓到,但却碰到了一株山葡萄。因为这株山葡萄长得很粗壮,我们就剪了几个枝条,扦插在金斗宫基地。并做了详细的档案记录。”这是后来张柯回忆时说到。

 

春暖花开的1965年,这几支扦插的枝条绽放出了花儿朵朵。一日,与山葡萄朝夕相处的张柯在放大镜的帮助下突然发现了它们的与众不同。

 

那是怎样剧烈的心跳声,从未对自己判断力产生怀疑的他,瞪大了双眼,那一刻他无法相信,他不停地揉搓双眼,最终确定,那两个生命和灵魂糅合到一起的新生命正是——雌雄同株的山葡萄。

 

发现雌雄同株山葡萄

 

之后的许多年,昔日那株羸弱的雌雄同株山葡萄小苗,在张柯与其弟子田宝明的悉心呵护下,已经铺遍了金斗宫山葡萄种植区。

 

后经政府权威部门,吉林省品种鉴定委员会赋予了它一个更具意义的名字“双庆”。这是我国第一个经过品种审定命名的山葡萄品种,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两性花山葡萄品种资源。这一发现对促进我国山葡萄品种选育及大面积人工栽培都有重要作用。

 

 

 

雌雄同株山葡萄局部

 

国家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技术研究所的专家,对用双庆山葡萄酿造的山葡萄酒的品评鉴定结果是:酒香醇厚、果香独特,适合酿造优质酒。

 

于是,雌雄同株山葡萄的发现拉开了山葡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革命,开启了山葡萄酒划时代的酿造之路,山葡萄酒正式进入产业化生产。

 

1976年,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据此拍成了科教影片在全国播放,也拉开了长白山牌葡萄酒红遍大江南北的序曲。

 

作为“双庆”山葡萄第一人的张柯可能也没有想到,这次的发现之旅,多年以后,会对长白山葡萄酒厂,甚至对中国的葡萄酒界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山葡萄丰收的喜悦

 

 

以上所有照片,均来自长白山酒业集团资料库,未经允许禁止商用

 

长白山酒业集团第一代园艺专家张柯:“双庆”山葡萄第一人的发现之旅

2024-12-12
0